[清空]播放记录
湘南起义的补充阅读
湘南是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的地区。大革命失败后,湘南地区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白色恐怖下仍继续坚持斗争。1927年冬,中共湘南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,为湘南起义创造了条件。 朱德了解到宜章县城敌人力量空虚,就提出了智取宜章的方案。由地方游击队领导人胡少海(共产党员,出身豪门,身份没有暴露)以国民革命军第16军140团团副的名义,率领一支先遣队进驻宜章,稳住宜章的上层统治者后,大部队随即跟进。剧情描述的是1927年10月,南昌起义部队在潮汕遭遇重创,朱德、陈毅、王尔琢率领一支队伍,从粤北往赣南出发。沿途遭遇地方反动武装的袭击,加上缺医少药,长途奔袭,部队处境艰难,在一个叫天心圩的地方,朱德对部队进行整顿,对持悲观情绪和要求回家的战士进行了遣散。剩下的800余人去哪里?革命的道路怎么走?这成了横亘在每个人心里的一块大石头。此时国民党新军阀混战,蒋介石被迫下野无暇东顾。起义军在向赣南进军途中,朱德对部队再次进行了整编,把党、团员放到了连队,加强了党员在基层工作中的重要性,提出了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方针,适时实施了军事战略的转变。《湘南起义》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,得民心者的天下。中国共产党来自于社会基层的工人和农民,在革命事业进行的过程中,还在不断地融入人民的生活,切实为人民的利益而计量,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。